形态描述
头、胸部黄褐,但前、中胸背板各脊浅黄色,额和颊具一些淡色小圆斑;触角第1节端部和第2节基部黑色,后胸侧板黑褐色。前翅淡黄微褐,翅斑线条形,黑褐色,翅脉多数淡黑色,端区近后缘有一黑褐色宽条斑或新月形斑,另沿R1和Rs脉具黑褐色纵条纹,短翅型前翅脉纹与翅面同色,端部具一黑褐色大斑。腹部雄虫黑褐色,雌虫黄褐或带黑褐色斑。
头顶基宽为中长的1.25倍,基宽明显大于端宽(约1.2:1),基隔室后缘宽为“Y”形脊主干长的2.7倍,为该室最大长的2.2倍;额长为中部最宽处宽的2倍,以近单眼处为最宽,中脊在单眼同一水平线的上方分岔;触角伸近后唇基中部,第1节长为端宽的1.7倍,第2节为第1节长的1.8倍;喙伸达后足基节。后足胫距后缘具齿28~30枚。
雄虫臀节短,环状,无臀刺突;尾节后开口宽大于长,具2对腹中突,中间的一对小,基部愈合,顶端尖圆,两侧的一对宽长,端部稍内弯,侧面观,腹中突明显地向后突出;膈较宽,背缘中部宽隆,侧面观,膈面中域呈尖锥形向后突出;阳茎长,管状,背向弧形弯曲,端部逆生2根重叠的鞭节,上面的一根细长,下面的一根向端部骤然加宽,端部有4~7个突起(不同地区及个体间有变异);悬片“Y”形,柄宽短;阳基侧突细长,端部分岔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4.5~4.8mm,雌5.1~5.5mm;体长雄2.9~3.3mm,雌3.5~4.0mm;翅长雄4.0mm,雌4.4mm。
短翅型:体长雄3.0mm,雌3.3mm。雄虫前翅伸达腹部末端,雌虫前翅伸达第6节后缘至第8节。
观察标本:长翅型5♂♂、10♀♀,短翅型12♂♂、13♀♀,湖南汉寿,1991.Ⅸ.20,王帅大;长翅型1♂、1♀,吉林通化,1986.Ⅷ,张富满;长翅型1♂、2♀♀,甘肃合水,1989.Ⅶ.23,王金川;长翅型4♂♂、6♀♀,江苏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1975~1990年,丁锦华。
头顶基宽为中长的1.25倍,基宽明显大于端宽(约1.2:1),基隔室后缘宽为“Y”形脊主干长的2.7倍,为该室最大长的2.2倍;额长为中部最宽处宽的2倍,以近单眼处为最宽,中脊在单眼同一水平线的上方分岔;触角伸近后唇基中部,第1节长为端宽的1.7倍,第2节为第1节长的1.8倍;喙伸达后足基节。后足胫距后缘具齿28~30枚。
雄虫臀节短,环状,无臀刺突;尾节后开口宽大于长,具2对腹中突,中间的一对小,基部愈合,顶端尖圆,两侧的一对宽长,端部稍内弯,侧面观,腹中突明显地向后突出;膈较宽,背缘中部宽隆,侧面观,膈面中域呈尖锥形向后突出;阳茎长,管状,背向弧形弯曲,端部逆生2根重叠的鞭节,上面的一根细长,下面的一根向端部骤然加宽,端部有4~7个突起(不同地区及个体间有变异);悬片“Y”形,柄宽短;阳基侧突细长,端部分岔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4.5~4.8mm,雌5.1~5.5mm;体长雄2.9~3.3mm,雌3.5~4.0mm;翅长雄4.0mm,雌4.4mm。
短翅型:体长雄3.0mm,雌3.3mm。雄虫前翅伸达腹部末端,雌虫前翅伸达第6节后缘至第8节。
观察标本:长翅型5♂♂、10♀♀,短翅型12♂♂、13♀♀,湖南汉寿,1991.Ⅸ.20,王帅大;长翅型1♂、1♀,吉林通化,1986.Ⅷ,张富满;长翅型1♂、2♀♀,甘肃合水,1989.Ⅶ.23,王金川;长翅型4♂♂、6♀♀,江苏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1975~1990年,丁锦华。
生物学
寄主: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 L.Liou.、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 Trinius.。
国内分布
其它信息
附记:我国葛钟麟(1983)曾根据Ishihara(1949)的雄外生殖器特征图,将此种订名为Dicranotropis nagaragawana (Matsumura)=Caraga nagaragawana (Matsumura),但与Vilbaste(1968)和杨仲图(1989)所记述的不同,因此,笔者等(1994)以后两位学者所鉴定的Garaga nagaragawana 雄外生殖器解剖特征图为依据,将Dicranotropis nagaragawana Kuoh (nec Matsumura)重新订名为Garaga miscanthi。该种在我国是分布较广的一个常见种,寄主为南荻,常造成严重危害。